如何吸引導生來找我?

如何吸引導生來找我?
How to induce my advisee to contact me?
姚 振 黎
(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、所教授)

摘要
社會變遷、科技發展,學生愈來愈可能,也愈來愈會扮演老師的角色;1200年前、「文起八代之衰、道濟天下之溺」的韓愈(768-824AD)〈師說〉所言:「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於弟子」的時代,已然來臨。因此,「如何吸引導生來找導師」,才有可能進一步提供熱心導師輔導導生的機會。

本文探究導師與導生建立親密關係的進程:起始階段、探索階段、傾聽、同理心。寫作方法(methodology)係以美國輔導諮商理論為經,中國教育思想為緯,並徵引中美典籍,予以會通。蘄能將學理與實務結合、中國文學與美國教育會通,自教學相長中,對從事輔導與諮商者,效綿薄之力。

關鍵字
輔導與諮商、傾聽、同理心

Key words: counseling, interpersonal field, listening, empathy, cross-culture



壹、 前言

大學生眼中的導師、導生關係,我做了田野資料,隨機請問許多大學生,結果從中文系到文學院、到各學院,也從中大到外校,學生的反應,九成以上是:有問題不會找導師,而會找同學、朋友、或家人,家人中甚至包括弟、妹,卻不會找導師,導師見面的時候是一學期一次的導聚。當然中大比較優勢的是:導師有輔導選課的機會,見導生的時間也相對比較多。

雖然在各種情況下,我們都告訴導生:歡迎隨時找導師。或是隨便一個小紙片,丟在我的辦公室信箱,塞進我的研究室門縫,或Email,我一看見,就會配合同學的時間談話,但同學也會以:大學老師的研究好像很忙……。總之,社會變遷、科技發展,學生愈來愈可能,也愈來愈會扮演老師的角色;1200年前、「文起八代之衰、道濟天下之溺」的韓愈(768-824AD)〈師說〉:「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於弟子」的時代,已然來臨。因此,「如何吸引導生來找導師」,才有可能進一步提供熱心導師輔導導生的機會。

貳、Harry Sullivan及其人際關係論

  Harry Stack Sullivan(1892-1949)是人際關係論的創始者,他是一位美籍醫生。早期研究興趣在於精神分裂症,後來轉而從社會學與人類學的觀點,研究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發展。結果歸納出兩點:(一)每個人的生存空間,都有一個人際場域(interpersonal field),人際場域對所有人都會造成影響﹔沒有一個人可以自外於人際關係,就如我們常說的「人不能離群索居」。(二)親密關係(chumship)是人際溝通的重要動力;如果沒有親密關係,將會妨害未來人際關係的開展與維持。若人際溝通不良,所產生的焦慮會導致個人的心理失常。依照Sullivan的研究:導師與導生建立親密關係(chumship)包括四個階段:
 
一、起始階段(inception)

二、探索階段(reconnaissance)

三、傾聽(listening)

四、同理心(empathy)

一、起始階段(inception)

導師與導生要有良好的人際投契(rapport),是導師有機會協助導生健康發展的第一步。因此,認識導生的喜好與特質是必須的。試看今天我們的導生,因為受社會、環境影響,普遍具有的特質是:逸樂鬆軟的價值取向、膚淺輕薄的語言形式、聲光電化的圖像思考、短暫閒散的人生態度、盲從風靡的偶像崇拜。口頭禪是:「哇塞!」「瞎掰」「臭屁」「豬頭」「酷」「遜斃了」「帥呆了」「ㄅㄧㄤ丶」;語言使用是:「粉」「就醬子」「倫家、偶」「→←」;至於言簡而意不賅的廣告詞:

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?」
「心動不如行動」
「跟著感覺走」
「開個玩笑嘛!」


影響我們的學生,自我控制、克服欲望、配合外界的程度已逐漸降低;相對的,放鬆自己、滿足欲望、利用外界的程度增加。至於國台語夾雜、英日語湊合,連中文系學生也不例外,看BBS就知道,因而導師尋求與導生「聯合」,是培養良好人際投契(rapport)的第一步。

用「我們」、「一起」、「共同」等字眼。強調雙方共同有的興趣、價值觀、需求、目標等,聯合雙方共同有的事務。因此,課堂上,導生問:「老師市長會選馬英九?還是陳水扁?」我都不回答。因為,如果說:美國教授課堂上不要碰觸sexual harassment, and racial discrimination,台灣課堂上不要碰「宗教」、「政治意識形態」,會是導師與導生有好的開始。

從「聯合」進而「信賴」,須由(一)接納──讓導生盡量表達;容許導生犯錯,導師給予瞭解、關心與支持。(二)尊重──承認導生的獨特性(unique)及自我決定的能力,不予以立即評論。(三)保密──對於導生談話內容,予以保密。這學期開學不久,一名學生在作業中附上他的真情告白:

在上學期經由網路認識女友,寒假時二人終於見面。我一見鍾情,但女方隨即要求分手。……每當想起和她有關的一切事務,我心裡就沒來由的傷心難過。我好幾次告訴自己要忘記她,但在說這話的時候,不是就正在想她嗎?我有很多的想法感受,但是這些事情我身邊的朋友也不清楚,因為我不想他們笑我傻吧。而老師你上我們第一堂課時,我就知道你是我可以信賴的。幫我保密好嗎?

二、 探索階段(reconnaissance):對導生多層面的瞭解。

去年,一名導生父親過世,班代表和同學們來找我,告以該導生家庭困境,我覺得很抱歉,立即準備了一個白包,趁她來簽喪假時致意。她很爽快的接受了。一個星期後,接到這名導生從台北一家留學代辦中心打來的電話,問「老師,我要到外國遊學,到澳洲好?還是到美國?」隨後,很開心的回學校來找我簽辦休學,到今天,沒有再復學。

我必須承認:連這位導生最起碼的家庭背景都不知道。因此,「萬世師表」孔子,是我「雖不能至,然心嚮往之」的對象。因為孔子對每個學生都認識、瞭解,並且因材施教。例如:子路性情剛猛,不好學,穿著、行為都似不良少年,孔子以禮誘導,終於使子路成為賢者。《史記.仲尼弟子列傳》記載:

子路性鄙,好勇力,性伉直;冠雄雞,佩豭豚,凌暴孔子;孔子設禮稍誘子路,子路後儒服委質,因門人請為弟子。

子路的鄙野剛猛,對人無禮,不知道天高地厚。但是經過孔子設禮誘導,子路願為聖門弟子。《說苑》有二段記載子路初見孔子的話:

子路持劍,孔子曰:「由(子路名)安用此乎?」子路曰:「善吾者,固以善之;不善吾者,固以自衛也。」子曰:「古之君子,忠以為質,仁以為衛;不出環堵之室,而聞於千里之外。有不善則以忠化之,侵暴則以仁固之,何待劍乎?」子路曰:「由乃今聞此言,請攝齋以受教矣。」
子路初見孔子,孔子曰:「汝何好樂?」對曰:「好長劍。」子曰:「吾非此之問也,謂以子之所能,而加之以學問,豈可及乎?」子路曰:「學亦有益乎?....南山之竹,弗揉自直;斬而用之,達於犀革。以此言之,又何學為乎?」子曰:「栝而羽之,鏃而砥礪之,其入之不亦深乎?」


子路就像南山之竹,挺直、堅利。他對自己的勇武非常自負,他曾經很率直的問孔子:「子行三軍則誰與?」因為每個人的才氣、學習都不同;每個導生的成長背景、學習興趣、人格特質、生涯規劃也不一樣。

Muggsy Bogues、 身高5’3”,是美國NBA職籃有史以來最矮的球員,但是在6’6”都不算高的美國職籃中,他的長射神準,包抄運傳無人企及。當他青少年時,身材就不高,與同儕練習鬥牛,並告訴他們,將來的目標是打美國職籃,同儕聽了都笑倒在地上。但是今天,當年的練球夥伴們,都很驕傲的告訴其他人:「我曾和Bogues一起練過球。」

李白詩:「天生我才必有用」〈將進酒〉;探索階段使得每位導生先天的才氣、與後天的學習,得以開發。

三、傾聽(listening):

學生來找導師談話,有時只是想要傾吐,要人瞭解,他們並無預設的答案。溝通時,只要導師確實「聽到」、「聽懂」、「聽完」他們的談話,並且在互動過程中,知道所聽到、所瞭解的,與他們所表達的沒有偏差。

美國電視名記者芭芭拉.華特思(Barbara Walters)在她著的How to talk with practically anybody about practically anything. (1970) New York: Doubleday.曾以參加雞尾酒會的經驗,測試「傾聽」的難能可貴。當大家拿著酒杯,觥籌交錯的問著:“How are you?”回說: “I’m dying!”對方聽而不聞,竟微笑答以: “That’s good” or “You certainly look great.”華特思結論:寒暄應酬的門面話,對溝通徒勞無益。我經常遇到的例子,僅舉一、二如下:

例一:「很幸運的,我有這分資質,然而總怕別人認為我與眾不同,不願讓大家知道。」一位智商142的學生告訴我:別的同學在看完了某些書或作了某些課業後,很show off的告訴班上其他同學時,這名學生卻告訴我,他早已看完/作好,但不能說。因為他的智商142,而140以上就屬於天才,在班上,長時間以來,他只能讓自己低姿態,以便與同學相處。

例二:昨天下課後,有一位羞怯的學生到台前告訴我:「老師,我有看到七習慣。」我納悶了片刻,想到的是:莫非是1990年全美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的Stephen Covey,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—Restoring the character ethic.台灣的中文翻譯本《與成功有約──全面造就自己》但是與我們剛才上課所講的內容全然無關啊?於是我寫了「七習慣」三個字,問她是否正確?此刻,我懂得,她想讓我知道她有看課外書,因我不是一直鼓勵同學多所充實嗎。眼前這位羞怯的同學主動來找老師談話,多麼值得鼓勵!

四、同理心(empathy):

The old Native-American adage says, “You can’t understand another person until you’ve walked a mile in his moccasins.”(將心比心)。Stephen Covey,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書中訴說一段這樣的親身經驗:

我個人曾有一次小小的觀念移轉經驗。記得那是周日早晨,在紐約的地下鐵內,乘客都靜靜的坐著,或閱讀、或沈思、或小憩,眼前一幅平靜安詳的景象。這時候忽然上來一名男子和幾個小孩,孩子的喧譁吵鬧聲,破壞了整個氣氛。那名男子坐在我隔壁,任憑他的孩子如何撒野作怪,依舊無動於衷。這種情形誰看了都會生氣,全車的人似乎都十分不滿,最後終於忍無可忍,我對他說:「先生,你的孩子打擾了不少乘客,可否請你管管他們?」那名男子抬起呆滯的目光,彷彿大夢初醒,輕聲說道:「是,我想我該設法管管他們。我們剛從醫院回來,孩子的媽一小時前過世。我已經六神無主,孩子們大概也不知如何是好。」瞬間,看此事的角度改變,想法、感覺與行為也隨之一變。怒氣全消,情不自禁為他難過,同情與憐憫之情,由衷而生。一切就此改觀。(《與成功有約》1995,天下文化, p26)

《莊子.應帝王》也說:

南海之帝為儵,北海之帝為忽,中央之帝為渾沌。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,渾沌待之甚善。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,曰:「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,此獨無有,嘗試鑿之。」日鑿一竅,七日而渾沌死。

以上二則經驗或寓言,說明了同理心,對於我與導生溝通時,都是很好的提醒。

參、結語

Tuesdays with Morrie (台灣中文翻譯本作《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》)作者Mitch Albom,在大學時,曾被老師寄予厚望。大學畢業後,進入社會浮沈,在幻滅的理想與人生中掙扎。十六年後,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和大學老師重逢。全書最後,他提出一個問題:你有沒有遇過一位真正的好老師?他把你看作是一塊璞玉、一顆原鑽,只要假以合宜的開發、智慧的磨練,就可以發出耀眼光輝。如果能有這樣老師,即使一位,人生旅程都是幸運的。

能夠有機會擔任導師,在教學相長之外,得以與導生一起認識生命的意義、一起成長,我珍惜這樣的機會!

〈如何吸引導生來找我?〉,本文發表於2003年1月,江蘇︰《常州工學院學報》。

姚振黎,本文作者,中央大學中文系、所教授,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學博士。


你是這篇文章的第 位讀者